9月21日,藥物化學與分子診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2018年度會議在主樓302會議室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趙宇亮院士,2名長江學者、7名國家杰青在內的15名學術委員出席了會議。河北大學副校長李金善出席會議并為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藥學院的教師與研究生共計5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科技處處長張金超主持。
李金善在致辭中介紹了河北大學基本情況和“部省合建”中學校建設的規劃、目標和措施,對各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多年來的支持和指導表示衷心感謝,希望各位專家通過此次會議,在管理機制、方向設置、特色凝練、隊伍建設等方面獻計獻策,共同開創重點實驗室更好的局面。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梁興杰匯報了重點實驗室2013年通過教育部驗收以來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實驗室下一步的發展規劃與建設目標。與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認真聽取了工作匯報,對重點實驗室目前的困難、面臨的機遇和今后的建設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了各自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并對《基于新型吸附劑的痕量激素類藥物檢測方法研究》等開放課題進行審議。
學術委員會主任趙宇亮院士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今后必須凝練方向,打造自己的特色并形成標志性成果;必須增加資金支持以維護實驗室健康快速發展;必須立足全國走向世界,瞄準一流實驗室建設標準;必須增加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引進青年人才;必須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途徑增加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同時針對重點實驗室目前的發展現狀,他建議:一是挖掘實驗室優勢資源結合地方特色,作為發展目標;二是早準備抓機遇,提前做好建設規劃,學校加大對實驗室人財物支持;三是打造特色團隊,確定領頭人;四是按照分類評價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實驗室體制機制建設;五是高度重視明年教育部評估,盡快組建工作小組,做好重點實驗室各項評估的準備工作。
實驗室主任梁興杰認真聽取了委員們意見和建議,表示將積極落實相關方案與措施,爭取學校支持,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爭取更大進步。
(科學技術處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供稿)